温湿度是室内的环境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它也对衡量人体舒适度、生产工艺环境等等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体舒适度要求的空气相对湿度范围为40%~60%;相对湿度低于50%时,空气中的细菌不易存活;相对湿度超过60%时,产品容易发霉变质。因此,
在工业空调和舒适性空调中除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室内热湿环境控制的空调安装方式主要由两种,分别是:散独立地安装于需要空调的场所的“房间空调器"和集中设置冷源、以水或空气作为媒介输送冷量的“中央空调”系统。无论哪种方式为了达到温湿度事宜都是通过向室内送入降温除湿的空气,同时通过改变送风口的位置和形式来改善室内空气的循环,增加用户体验的舒适感。当通风量过大的时候容易引起空气的噪声,声噪很难被消除。 随着空调的普及,目前空调方式均通过空气冷却器同时对空气进行冷却和冷凝除湿,生产低温干燥的送风,实现排热排湿的目的。这种热湿联合处理的空调方式则会产生的问题如下: (1)造成的能源浪费现象。为了达到排除余湿的目的就要求冷源温度要低于室内环境空气的露点温度值,但是排除余热仅要求冷源温度低于室温。而高温冷源可以带走总负荷一半以上的显热负荷,当和除湿一起共同使用7℃的低温冷源进行处理的时候,就造成了能量利用品位上的浪费。同时,通过冷凝除湿后的空气虽然在湿度要求上面满足标准,但是温度过低,有的时候还需要再热,这就造成了能源再次的浪费。 (2)空气处理的显热潜热比很难和室内热湿比的变化来匹配。当经过冷凝的方式对空气进行冷却以及除湿的工作,吸收的显热和潜热比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变化,但是建筑物实际需要的热湿比的变化范围却比较大。当不能同时满足湿度和温度的标准时,一般则是牺牲对湿度的控制,向仅满足温度的要求来妥协,这样就造成了室内湿度相对比较高或比较低的不良情况。过高的则会引起生活环境的不舒适,通过降低室温来改善舒适度的话就会造成能源不必要的损耗;相对湿度过低也将导致室内外焓差增加使新风处理能耗增加。 (3)室内空气品质问题。冷凝除湿则会产生潮湿的表面,这样就会成为微生物繁殖的天堂,微生物在空调系统内大量的繁殖并通过空调的出风口将微生物带入到室内的大环境中使空调成为了微生物的传播源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与新风系统的结合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