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9|回复: 0

空调冷负荷计算分析,你应该知道的空调知识。

[复制链接]

16

主题

2

回帖

72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72
发表于 2018-3-9 09:43: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空调冷负荷计算是空调工程设计的基础,其计算结果决定着空调系统冷源及各末端设备的选配。准确、有效、合理的空调冷负荷计算是空调系统设计的首要问题。目前,鸿业负荷 V6.2 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一种负荷计算软件,该软件采用谐波法计算空调冷负荷,各种室内、 外设计参数选择方便、 灵活。尽管详细的冷负荷计算已必不可少,但在各种参数的选择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导致空调冷负荷计算结果不够准确,如何正确的选择设计参数就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空调房间的人员密度及新风量对空调冷负荷的结果影响显著。

1 计算的基本依据
暖通空调负荷计算主要是依据 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以下简称《民规》 )进行室内外各种参数的选择计算。对于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应符合《民规》 3.0.2 条之规定,同时,还应满足国家及地方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室外设计参数的选择依据《民规》 附录 A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选择。

2 计算的结果分析
2.1 工程案例概况
选取 4 个公共建筑空调工程,分别标记为 A、 B、C、 D,各工程概述见表 1。
从表 1 中可以看出,新风冷负荷在空调系统总冷负荷中占有较大比重,一般在 35%~50%之间,处理新风要消耗大量能源,但新风量不足又无法满足空调室内卫生要求,在空调系统设计中可按《民规》 3.0.6 条之规定确定新风量。最小新风量指标综合考虑了人员污染和建筑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节能的角度出发,按照最小新风量选择新风处理设备即可满足空调房间舒适、卫生要求。

2.2 各项冷负荷在空调冷负荷中的分配空调区域得热量由下列各项得热量构成:
  •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
  • 通过外窗进入的太阳辐射热量;
  • 人体散热量;
  • 照明散热量;
  • 设备、 器具、 管道及其他内部热源的散热量;
  • 食品或物料的散热量;
  • 渗透空气带入的热量;
  • 伴随各种散湿过程产生的潜热量。


空调区域夏季冷负荷,根据上述得热量的种类、性质以及空调区的蓄热特性,分别进行逐时转化计算,确定各项冷负荷。结合建筑物特性,将空调冷负荷分为新风冷负荷、人员冷负荷、 照明冷负荷、 设备冷负荷及围护结构冷负荷进行分析。4 个工程的冷负荷分配情况见图1~4。
从图 1~4 可以看出,在计算空调冷负荷时,除去新风冷负荷以外,人员冷负荷及围护结构冷负荷也占很大比重。以 A 工程为例,人员冷负荷峰值出现在17∶00 时,为 222.694 kW,占到冷负荷比例的 21.2%;围护结构冷负荷峰值出现在 14∶00,为 125.316 kW,占到冷负荷比例的 11.9%。如图 5 所示。

2.3 人员冷负荷计算及相关参数选取
人员冷负荷分为人体显热冷负荷与人体潜热冷负荷。人体显热散热形成的计算时刻冷负荷Q xτ (W)可按式(1)计算:
Q xτ =φnq 1 X -T τ (1)
式中: n 为计算时刻空调区内总人数, 当缺少数据时,可按表 2 选取;
φ 为群集系数;
q 1 为 1 名成年男子小时显热散热量,W;
X -Tτ为 -Tτ时刻人体显热散热的冷负荷系数。
计算时刻人体散湿形成的潜热冷负荷Q qτ (W),可按下式计算:
Q qτ =φnq 2 (2)
式中: n 为计算时刻空调区内总人数, 当缺少数据时,可按表 2 选取;
φ为群集系数;
q 2 为 1 名成年男子小时潜热散热量,W。
在进行人体冷负荷计算中,群集系数、劳动强度、人均占有使用面积等参数均要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认真选择设置,只有这些参数设置正确、合理,负荷计算结果才符合实际,才有效。通常在人员密度较高、群集系数较大、人员劳动强度较高的房间,人体潜热负荷的比重大些,反之,人体显然负荷就是人体冷负荷的主体。

3 结论
  • 空调冷负荷中,新风冷负荷所占的比重较大,对四个工程案例对比分析后得出, 新风冷负荷占总冷负荷的比重约为 35%~50%不等。
  • 空调冷负荷中,所占比重较大的还有人员冷负荷,人员密度较高,群集系数较大,人员劳动强度较高的房间,人体潜热负荷的比重大。
  • 在正确设置空调室内外设计参数、正确输入围护结构热工信息的前提下,合理地确定空调房间新风量、人员密度及劳动强度,选取合适的群集系数是空调负荷计算是否有效的关键。

以上内容由中央空调大市场转载自空调制冷网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空调技术网 ( 沪ICP备12042334号-2 )

GMT+8, 2024-6-16 11:02 , Processed in 0.07832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